北宜單車行小記 - 2010.02.11

 很神奇的,就在快要過年之前,也就是俗話中所說的臘月,出現了夏天一般的天氣,高溫上看30度(好暖的冬呀),陽光普照,清風送爽,這種天氣怎麼能不捉住機會出去運動咧。想著過年大概又是跑攤趕增肥的行程,今天騎多一點吧,就騎到坪林好了,來回再加碼到大稻埕,估計可以接近百K。

 一早啃了兩根香蕉後就開始準備上路,昨天騎車所殘留的一點點疲勞似乎還沒有完全消退,在往北宜入口的路上也就沒有刻意踩速度,順順地前進就好了。

 北宜一路到26K為止,大多是緩上坡,說真的,騎起來是蠻無聊的,太沒有變化;這一天路上的車友比昨天在烏來遇到的還多,不過還是沒有平時的盛況,一路看著風景慢慢走,也讓我爬到了第一個高點,專門設在單車集散地的海倫咖啡本日休息,我則沒有休息,直接準備下滑。往坪林的路上,除了中間的一小段,大多是下坡,順順地滑下山;在這個時候看到兩位車友,一男一女(後來停車遇到時才知道,原來她是名人),他們很保守地騎乘,於是我就慢慢地從他們身邊滑過去,此時,一台重機,在大彎道上,為了超一台貨車,吃線吃到我們這一向的最外側,朝著我迎面而來,我想我那個時候速度應該在35左右,而我覺得他應該有60上下,我拉了煞車,轉了一下龍頭,後輪不爭氣的撇了一下,那重機就從我身邊呼嘯而過,說到這裡,要來跳一下。

 開車的討厭騎車的,騎機車的討厭騎腳踏車,就連騎腳踏車也可能討厭走路的,這關係基本上依體積大小而遞移;但因為重機和單車常常一起在山路行走,所以兩者間特別容易有瓜葛,騎重機的喜歡叫單車客-泳褲魔人,說著他們騎車時,常常要閃騎單車的人,再不然就是說他們有繳牌照稅,單車沒有,不應該跟他們爭路,若真如此的話,那行人請從馬路上消失,因為行人也沒繳牌照稅;依據我自己的經驗,重機逼單車的車,或是搶彎殺線吃車道的現象是層出不窮。今天就是一個例子,若差一秒的話,我實在很不敢想像在那個速度迎頭撞上會是什麼下場;重機人愛說單車客併排,在彎中休息,騎太慢等,我到是覺得,重機在山道上,從基本的速限他們就無法遵守了,更別論其它違規的事項,而在這樣的情形下,不知道他們有什麼好抱怨單車客的,至少單車客是在合法的範圍中行車,若重機也在合法的範圍中騎車,我想單車能造成的影響應該有限,像是擋到路,可以用喇叭,而不是用逼車風壓威嚇,入彎不要耍帥(不過騎重機不就是在爽這一點),自然比較可以掌握彎道的狀況,不過,我想是很難啦,重機不就是要靠速度感、壓車、殺彎道來追求快感嗎? 但騎單車的也不是最大,樹多有枯枝,人多有白癡,兩個族群都一樣,都有自目不守規距的人,這少數不守規距的人就會讓全體被貼上標籤,惟有顧好自己的本份,給予彼此尊重,才能在顧到彼此的興趣下,安全、和平的共用道路。

 題外話講完了,跳回來。

 滑完約10km的下坡後,就到了坪林,我一如往常地到7-11休息,肚子餓了,想來點熱的填肚子,但發現這家-4沒有包子(下午再去另一家也是,為什麼?),只好吃了御飯糰、豆漿先擋著;在這裡遇到一群穿著同樣車衣的車友,看起來像是長征,男女老少,年齡層分佈相當地廣,不過沒問他們是否在環島,坐了一下後,我就起身回程了。

 坪林往新店方向的這段上坡不長,但好像比較陡,雖然也可能是太久沒騎車的我體力變糟了,這段路騎起來有點吃力;不過終究還是克服了,過了海倫就是一路長下坡,滑回市區,這時約騎了60km,雖然感覺軟軟的,但難得放縱騎車,還是湊個里程數好了,於是,我打算加碼到大稻埕,看看能不能破百。

 河濱公園騎乘是百般無聊,加上屁股又疼了起來(真得長期練,屁股才能適應呀);一路平靜地到了大稻埕後,此時里程約83km,若就這樣回去,一定不會破百,所以我再往廸化街前進,找看看有沒有什麼好吃的,繞進年貨大街,發現絕不是個騎車的好地方,趕緊繞出來,找了家-4,又吃了個御飯糰和大布丁,休息了一下,準備回家。一上路後發現,說好的順風咧,我不是頂著逆風而來嗎?怎麼回程還是逆風,心不甘情不願地還是踩回家了,然後在華中橋上試著踩到43kmh,嗯,腿真的酸了,此時發現里程還是不夠破百,於是我又繞去買了包子當明天早餐,再繞遠路回家,然後還在家附近再小繞一下,總算,湊到了破百的里程,真是辛苦呀。

 這一天儘管天氣很好,但也感覺到體能衰退,回家後儘管沒有全軟,但也頗有運動到的感覺,就在年後啦,一定要來好好鍛練一下,把體能再練回來才行!!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三盤? 雙盤? That's a question.

關於Dura Ace花鼓的一些事

關於攝影這件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