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Mac比PC貴?

今天想起在網路上看到的這篇文章,說明了為什麼Mac會比一般的PC貴,主要的重點就在於要讓一般PC有像Mac一樣的表現時,把一些相關的成本疊上去,是相去不遠的,於是,我在Facebook發了以下的動態更新,於此誌之。

----------------- 分隔線 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看到這一篇。「為什麼Mac比PC貴」,除了大家說的「品牌」以外,到是指出了幾點有趣的的點。

1. 內建軟體:Mac基本上是一台打開就可以用的電腦,內建的程式從PDF, 圖片到各式樣常見的文件,大致上是可以支援預覽的,而mail,行事曆、待辦事項、note,也提供了辦公常用的功能。而iLife也提供了從照片、音訊到影片的編輯能力。PC的軟體不一定要錢,但是光找到可用的,重新建起環境(不同品牌的PC, NB,不是一個Ghost就可以還原的),就要花點時間了。

2. 軟體補貼:文中提到,NB一開始附的軟體,其實是廠商補貼安裝的,許多人可能有買來電腦,就要把一些軟體先移除掉,或是三個月過了,一直跳視窗出來提醒你試用期過了,該掏錢了的經驗吧。另外,一台電腦貼那麼多補丁,使用者又不是打棒球的。

3. 作業系統:好吧,作業系統見人見智了,但我個人是覺得Mac OSX在資源管理和系統功能上都比已經進步了的Windows 7再好上一段距離。

4. 硬體介面:11吋MBA仍有Full size keyboard,然後外接的無線鍵盤和筆電上的一模一樣,鍵盤膜還可共用。觸控板就不用說了,用習慣,再用PC覺得好像在用故障的一樣。

5. 外型與組裝品質:經濟學說,效用是主觀的,看起來開不開心是效用,所以不予置評;但組裝,說起來,一些NB的組裝真的是悲劇,用久了,就二二六六的像門要掉下來的車子一般。

所以了,產品間的價差,或許來自品牌,但品牌的價值,自始便積累於品質的差異。

 

----------------- 分隔線 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這些也是自己在使用了約二年的Mac後之小小心得總結,還不包括在過程中對於OS X許多小設計的驚奇。從外觀的質感,介面的細緻程度,都帶給我極高的使用者體驗,Mac真的一台考量到「使用」電腦的機器。而許多PC還在於加入看起來酷炫卻一點都不實用的功能之際,Mac卻靠著重視使用者體驗,而開出了一片美好的藍海市場。或許Mac不便宜,但在負擔的起的狀況下,還是會努力追求Mac所能帶給我的便利,到頭來,有一個讓你願意用來工作的機器,其實其價值早已遠遠超越所謂的價格了吧。

有機會再來寫寫使用Mac OS的小小心得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三盤? 雙盤? That's a question.

關於Dura Ace花鼓的一些事

關於攝影這件事